撰文者:辜琪鈞

台灣藝術院校畢業生畢業後都去了哪裡?

柯文哲先生在自傳「白色力量」裡的小篇段落被大家瘋狂轉載,引述如下: 

「聰明人去讀政治經濟,台灣才有希望。我們台灣,第一流的人才讀醫學院,二流的讀工學院,三流的商學院,讀法和農的,佔第四第五,文學院的差不多第六流了,藝術的根本就不入流了。所以,我看台灣是不會有莎士比亞的,也不會有米開蘭基羅,藝術創作也要很聰明的人才做得好。我想應該要有些聰明的人去讀政治經濟,台灣才會有希望,不過,讀醫學系會使聰明的人變笨,笨得更笨,我們就是這樣變笨的。所以台灣才會變得沒有希望。」

在台灣的父母若是送孩子們去念藝術創作科系,大多是家庭因素,或是從小培養,希望孩子的興趣能夠成為工作,養活自己學習一技之能,家庭環境通常也不差。藝術院校一個科系的班級人數通常都低於50人,大部份一個年級一班而已,畢業後有多少人能夠受到畫廊青睞擔任純創作藝術家?或是擔任策展人?藝術評論?藝術行政等其他管理類的職缺。畢業後同學都去了哪裡呢?所學真的有應用在工作上嗎?

村上隆:「認清現實,藝術創作的路才能走得長久。」即便已經是國際級的大師,當初也是打著認清現實,覺得會苦一輩子的態度在堅持著自己的事業,在大學時期我們犧牲夜間的睡眠時間來創作,全是因為我們知道前面有成功在等著我們嗎?沒有人可以確定,也沒有人可以把握。除非同學念的是「設計」類別的科系,否則「純藝術」科系幾乎是畢業後無法自我生存的一個行業。

文章標籤

芭蕾雅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